
当尺寸降低到(亚)纳米尺寸时,流体输运将表现出与体相截然不同的性质,研究纳流体输运性质,不仅在科学上有助于理解基本物理和化学现象,在应用上也助于优化和设计纳流体器件和纳流体基分离膜。得益于其原子级厚度和稳定的物理化学特性,石墨烯不仅可以作为研究限域输运机制的平台,也可用于探索潜在的应用,包括DNA测序、气体净化、能源存储与转换、有机溶剂纳滤等。一方面,揭示纳流体的输运机制对于理解基本的物理和化学现象(如蚀刻动力学、石墨烯和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石墨烯表面的摩擦、石墨烯和基底之间的电子转移等)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利用这些机制来调控(亚)纳米范围内的输运过程,可以对纳流体器件中分子输运的设计和控制进行指导。
主讲介绍
北京大学特聘研究员,入选国家青年人才项目。研究兴趣包括分子级别流体输运,气体、离子分离基础研究,气体微纳传感器、离子微纳传感器,清洁能源的气体分离、海水淡化及水处理、生物医学中的分离应用等。发展了在石墨烯上制造亚纳米孔的新方法,系统研究气体通过亚纳米孔的输运机理,首次实现了分子级别气体的流动调控。入职北京大学后,开发了引入(亚)纳米孔的解耦合刻蚀方法;提出并设计了仿生质子孔和仿生钠离子通道;实现了大面积(∼15 × 10 cm2)纳米孔单/双层石墨烯分离膜,并成功应用于膜式总有机碳分析仪中。发表高水平论文若干,包括Nature Nanotechnology (x 3), Nano Letters (x 4), Advanced Materials (x 3), Science Advances (x 2), Nature Communications等。
主持介绍
北京大学教授王玮。2005年清华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加入北京大学微纳电子学研究院,并于2007-2008年、2014-2015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潘挺睿教授)、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戴聿昌教授)访问。主要开展微纳流控技术、聚合物微纳加工方法、临床微纳系统、热管理相关研究。申请或授权20余项发明专利,发表文章100余篇。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电话:010-62796707 010-62772108 传真:010-62796707 地址:清华大学90003楼3301室 邮箱:csmnt@mail.tsinghua.edu.cn
公安机关备案号 11010802025320 京ICP备10047872号-2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