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描述信息
搜索
搜索
这是描述信息
这是描述信息
这是描述信息

2019~2020年智能制造发展要素和方向!附2019全国各省市智能制造政策汇总

  • 分类:行业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02-26 16:05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2019~2020年智能制造发展要素和方向!附2019全国各省市智能制造政策汇总

【概要描述】

  • 分类:行业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02-26 16:05
  • 访问量:
详情
按照《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 2020年)》以及《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的要求,工业和信息化开展了智能制造试点项目并推荐工作。根据2018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的情况,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工信部是如何判定智能制造的要素条件,或者说智能制造是怎样具体呈现的,以及2019以下几年智能制造的发展方向!

智能制造模式要素条件

 

离散型智能制造

1.车间/工厂整个设计、流程和布局建立数字化模型,以及进行模拟仿真,并且达到计划、生产、运行全过程的数字化管理。

2.应用数字3D设计和工艺技术来处理产品的设计和、仿真,验证并通过物理测试和测试优化。建立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实现产品设计以及工艺数据的集成化管理。

3.制造装备数控化率超越70%,实现各种设备信息互联与集成,如精准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之间的信息集成,智能传感与控制设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设备、智能物流和仓储设备等高智能设备之间信息与集成相互合作。

4.生产过程数据采集以及分析系统,实现生产进度、现场、质量检查、设备生产状态等生产现场数据自动上传,实现可视化管理。

5.建立车间制造执行系统(MES),并且实现计划、调度、质量、设备、生产、能效的工作管理功能。建立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以实现供应链、物流、成本的企业经营管理功能。

6.建立内部通信网络体系结构的工厂,实现设计、工艺、制造、测试、物流和制造过程各环节之间,以及制造过程和制造执行系统(MES)以及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信息互联互通。

7.在工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保护系统,具有网络防护、应急响应的信息安全保障能力。为了有效地避免系统故障或失效,构建了全生命周期方法的功能安全保护系统。

经过不断改进,实现企业设计、工艺、生产、管理、物流等环节的产品全生命周期闭环动态优化,推进企业数字化、设备智能升级、精益生产、工艺流程优化、可视化管理、质量控制和追溯性、智能物流等方面的快速发展。

流程型智能制造

1.工厂总体设计、工艺流程以及布局建立数字化模型,并进行模拟仿真,实现生产流程数据可视化。

2.实现对物流、能流、物性、资产全过程监控,建立了数据采集监控系统,达到90%以上的生产过程数据自动数据率。实现原料收集、关键工艺和成品检验数据的采集和集成利用,建立了实时质量预警。

3.采用先进的控制系统,工厂的自控投用率达到90%以上,主要生产环节是实现基于模型的控制和在线优化。

4.建立制造执行系统(MES),生产计划、调度等建立模型,以实现生产模型化分析决策、过程量化管理、成本和质量动态跟踪以及从原材料到产成品的一体化协同优化。为实现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的智能优化,建立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

5.对存在高安全性与环境污染的项目,实现有毒有害物质排放和危险源的自动检测与监控、安全生产的全方位监控,建立在线应急指挥联动系统。

6.建立工厂通信网络架构,实现工艺、生产、检验、物流等制造过程各环节之间,以及制造过程与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生产执行系统(mes)、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

7.建立工厂行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保护系统,具备网络防护、应急响应等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建有功能安全保护系统,采用全生命周期方法有效避免系统失效。

经过不断改进,生产过程的动态优化,制造和管理信息的可视化,企业资源配置、工艺优化、过程控制、产业链管理、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等方面智能化水平不断改善。

网络协调制造

1.在网络化制造资源协同云平台,具有完善的体系架构和相应的运行规则。

2.与云平台协作,展示社会/企业/部门的制造资源,实现制造资源和需求的有效对接。

3.基于云平台的协作,实现面向需求的企业间/部门创新资源、设计能力的共享、互补和对接。

4.通过协同云平台,实现对订单的企业间/部门间生产资源合理分配,并制造过程各环节和供应链的组织生产。

5.建立产品可追溯系统,在整个生产链中共享,实现产品制造,运营和维护服务的信息可追溯性服务。

6.建立工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保护系统,具有信息安全保障功能,如网络保护、应急响应。

通过持续改进,网络化制造资源和云平台不断优化,企业间、部门间创新资源、的生产能力和服务能力高度集成,生产制造与服务运维信息高度共享,资源和服务的动态分析与柔性配置水平显著增强。

2019年全国各省市智能制造政策汇总

 

智能制造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感知、学习、决策、执行、适应等新型生产方式。

装备制造业是国之重器,是制造业的基石,在推动《中国制造2025》实施、实现中国制造由大到强的转变中肩负重要使命。随着智能制造领域政策的持续出台,中国制造业逐渐向智能制造方向转型,并开始大量应用云计算、大数据、机器人等相关技术。

在国家政策推动,制造业技术转型升级等背景下,中国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迅速,对产业发展和分工格局带来深刻影响。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智能制造行业市场规模为15150亿元,增长率为22.6%,伴随着技术的逐渐完善,应用产业的不断拓展,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预计2019年市场规模将超19000亿元。

智能制造行业作为中国制造业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利好政策的不断出台,行业将持续稳定增长,中国制造业中所起到的地位将会越来越重要。各省市相继推进政策加快智能制造行业对地区经济的贡献。

广东:2025制造业全面进入智能化制造阶段

 

到2025年,广东省制造业综合实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全省建成全国智能制造发展示范引领区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

到2025年:全省制造业全面进入智能化制造阶段,基本建成制造强省。制造业水平显著提升,规模以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至25万元/人。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1.7%以上,安全可控的智能技术产品配套能力和信息化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信息技术集成应用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86.5。骨干企业国际地位凸显,培育一批年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1000亿元的工业企业,涌现一批掌握核心关键技术、拥有自主品牌、开展高层次分工的国际化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和服务的国际市场份额大幅提高,建成全国智能制造发展示范引领区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

上海: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规划

 

深入贯彻制造强国、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战略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部署,将智能制造作为“上海制造”向“上海智造”转变的主攻方向,实施智能制造应用“十百千”工程,坚持应用牵引、软硬协同、分类施策、政府引导,大力推广智能制造应用新模式,建立智能制造应用新机制,到2020年,力争把上海打造成为全国智能制造应用的高地、核心技术的策源地以及系统解决方案的输出地。

江苏:2020年将建成1000家智能车间

 

日前,为加快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江苏省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智能制造发展的意见》。目标到2020年,全省建成1000家智能车间,创建50家左右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试点创建10家左右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区。

根据《意见》要求,要加强领军服务机构建设,进一步提升智能制造专业服务水平——培育壮大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到2020年,江苏省培育形成100家左右国内有影响力的本土化、品牌化智能制造领军服务机构。

重庆:力争2022年智能制造关联产业产值突破400亿元

 

近日,重庆印发了发展智能制造实施方案,该方案明确了重庆在智能制造方面的目标及任务。

力争到2020年,全市智能制造取得明显进展,累计推动2500家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建设5个具备国内较强竞争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20个智能工厂和200个数字化车间,创建10个行业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建设5个智能制造示范园区,68%以上规模工业企业迈入数字化制造阶段,52%以上规模工业企业迈入数字化网络化制造阶段,“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达到58,智能制造关联产业产值突破300亿元,汽车、电子、装备等有条件、有基础的重点产业智能转型取得明显效果。

到2022年,全市智能制造进一步发展,累计推动5000家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建设10个具备国内较强竞争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50个智能工厂、500个数字化车间,创建25个行业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建设12个智能制造示范园区,基本建成覆盖重点行业的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84%以上规模工业企业迈入数字化制造阶段,64%以上规模工业企业迈入数字化网络化制造阶段,“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达到62,智能制造关联产业产值突破400亿元。

山东:加速企业智能化转型

 

根据《规划》到2022年,山东传统制造业重点领域将基本实现数字化制造,条件、基础好的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基本实现智能化转型。

到2022年,山东省传统产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要达到72%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57%以上,万人机器人数量将达到200台以上,山东省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在国内位居前列;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实施前后企业运营成本降低20%,产品研制周期缩短20%,生产效率提高20%,能源利用率提高13%,产品不良品率要大幅度降低。这些具体指标的设置,是经过专家精心测算出来的,不是遥不可及、高不可攀,而是对照目标加快发展,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既可以达到,又能体现出智能制造发展的质量效益。

安徽: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

 

近期目标。到2020年,人工智能发展环境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重点前沿理论和应用技术进步明显,在产品智能、工业智能和服务智能等重点领域涌现一批优秀企业,集聚一批高水平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在人工智能平台、智能工业机器人、智能家电、智能装备制造等领域形成特色应用。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过15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

中期目标。到2025年,重点前沿理论和应用技术在部分领域取得突破,相关技术在智能农业、智能制造、智能医疗、智慧城市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智能无人设备、服务机器人等领域确立竞争优势,培育若干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人工智能企业和人才团队。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4500亿元。

远期目标。到2030年,形成技术实力领先、产业优势突出、特色应用引领、软硬发展均衡的产业体系,构建企业规模集聚、成果有效转化、品牌效应显著、配套服务完善、产业良性互动的发展环境,成为全国重要的人工智能产业先行区和战略高地。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到1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1万亿元。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这是描述信息

电话:010-62796707 010-62772108    传真:010-62796707    地址:清华大学90003楼3301室    邮箱:csmnt@mail.tsinghua.edu.cn
公安机关备案号 11010802025320       京ICP备10047872号-2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