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描述信息
搜索
搜索
这是描述信息
这是描述信息
这是描述信息

祝贺 | 我会7位专家荣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

  • 分类:学会动态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06-01 19:52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祝贺 | 我会7位专家荣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

【概要描述】

  • 分类:学会动态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06-01 19:52
  • 访问量:
详情

2020年5月30日是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表彰奖励大会在京隆重举行。本次大会以“科技为民、奋斗有我”为主题。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主持大会。

 

“全国创新争先奖”于2017年设立,是我国继“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之后,批准设立的又一个重要的科技奖项,也是仅次于国家最高科技奖的一个科技人才大奖。该奖项每三年评选表彰一次,表彰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重大装备和工程攻关、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科普及社会服务等方面作出卓越贡献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和优秀团队。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奖者是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创新团队的杰出代表,是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突出贡献的排头兵、领航者,共有10个团队获得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牌,28名同志获得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章,258名同志获得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

 

 

我会7位专家荣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按姓氏拼音排序),在此表示热烈祝贺!

 

 

陈军

陈军,南开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理事。陈军院士在能源材料化学、纳米材料与高能电池、氢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国际领先水平的研究工作,在无机固体功能材料的合成化学、固体电极制备以及新型电池电极材料开发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创新性贡献。陈军提出了“室温-氧化还原-转晶”新合成方法,室温合成出稳定的导电纳米尖晶石,替代了贵金属铂电极,应用于可充电金属锂、锌空气电池。提出电极微纳化可改善多电子电极反应活性和结构稳定性的设想,经大量实验制备了可充锂、钠、镁电池的微纳多级结构电极,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为降低电池电极材料成本及解决电池燃烧爆炸提供了新思路。

 

 

段文晖

段文晖,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专家。段文晖院士主要从事计算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从原子与电子层次出发开展材料性质预测和微观结构设计。发现对称性选择定则导致的量子输运性质,提出了基于石墨烯直接构筑基本器件单元的方案,并预测了多种组成简单的二维拓扑材料。提出了半导体材料反常表面金属化的氢桥键机制,发现超晶格调制可诱导新铁电相并提高压电性能。揭示了磁掺杂拓扑材料中的量子相变机制,发现其薄膜中的负双折射现象。两期国家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的首席科学家,两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并获叶企孙物理奖等。

 

 

邓中亮

邓中亮,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教授、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常务理事、无线定位领域学科带头人与国际知名专家。邓中亮教授20多年来致力于无线定位理论、技术研究与工程实践,破解了长期困扰国际的高精度、广覆盖、室内外无缝隙、低成本定位基础性难题,开拓了广域无线网络高精度定位新方向,为使我国无线定位研究与应用走向世界领先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在重大生产安全保障、远海域重大工程建设等核心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引领位置服务规模化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共3项(均排1),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多项,被评为全国十大科技创新人物,获光华工程科技奖。发表核心论文超200篇,获授权发明专利超百项。主持完成国家重大、重点项目等多项,是我国863羲和计划无线网络定位首席专家,完成了从单网高精度定位、多网协同可靠定位到天地一体无缝高精度定位研究与重大应用。近年来,邓中亮教授带领科研团队,通过产学研创新合作,领军复杂环境下多源多网融合定位研究,攻克重大安全生产保障系统构建的世界性难题,建立了全过程、可推演、可关联的高可靠、高可用的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技术体系,引领生产安全保障从“被动撞击相应”向面向风险的主动预防跨越式发展,大幅推动了我国各行业的安全管理能力,成为国家应急管理部化工生产风险监控核心支撑。合作构建起全球最大的安全生产保障网络,应用于中石化等海内外大型企业的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为安全生产、降低事故率提供重要保障。

 

 

侯旭

侯旭,厦门大学教授,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会员。侯旭教授为八零后科研工作者,他的研究方向为界面科学,他提出了基于微纳限域空间中液体界面设计的响应性液体门控原创概念,液体门控是把传统固/气和固/液界面的科学问题转移到固/液/气和固/液/液界面,在石油化工领域、解决海洋污染问题、污水处理、生物医学、膜科学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近期,他的团队开发了一系列外场响应性液体门控系统,如应力、温度、离子、表面活性剂等,不仅可以实现在复杂环境下液体门控的智能开关,并开展在无电可视化微量物质化学检测和恒压下动态多相膜分离的前沿应用研究。他曾出版2本学术专著并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Nature, Nat. Rev. Mater., Natl. Sci. Rev.等发表系统研究成果,2018年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2019年,入选国际微系统与纳米工程峰会优秀青年科学家、获得中国胶体与界面化学优秀青年学者奖、被美国化学会IECR评为全球有影响力青年学者之一、入选“中国青年化学家元素周期表”元素代言人,向民众普及化学知识,并积极参与“中国数字科技馆”线上科普答疑,多项内容被选为精彩回答。在全球最具权威性的化学组织“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成立100周年,侯旭遴选代表中国,作为IUPAC全球青年化学家元素周期表元素100号代言人。

 

 

彭年才

彭年才,西安交通大学教授、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理事。彭年才教授是中组部第三批"万人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 ,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陕西省"三秦学者"创新团队带头人 ,陕西省首批"三秦学者"特聘教授,江苏省"双创"领军人才,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西安市十佳科技企业家 。九十年代初至今,长期专注PCR等先进分子诊断基因检测产品产、学、研、用研究开发及推广应用,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了"重大疾病检测与预警微系统"国家863重点项目和"核酸自动化定量检测与高分辨分析设备研制及应用"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另外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及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二十余项。

 

 

孙立宁

孙立宁,苏州大学教授、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常务理事。孙立宁教授率先投身创新争先行动,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重大装备和工程攻关等方面成就突出、贡献卓著,担任国家杰青、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中国微米纳米学会微纳机器人分会理事长,国家863计划微纳制造领域专家,MEMS重大专项总体组组长。在微纳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医疗与特种机器人机构、驱动与控制、作业机理与方法、系统集成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并在神光3等重大工程及微纳制造、生命科学及国防等领域得到成功应用。获国家发明/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奖励8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发明专利80项,出版专著5部。为微纳机器人学科的创建与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苑伟政

苑伟政,西北工业大学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际知名的MEMS与微纳制造学科带头人,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常务理事、会士。苑伟政教授主要从事微机电系统以及微纳制造方面的研究,1993年留法回国后主持创建了“微机电系统与纳米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和“陕西省微/纳米系统重点实验室”,“空天微/纳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现为“机械工程”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带头人,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在航空航天MEMS方面进行了开拓性和系统性研究,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6项;出版MEMS专著3部和教材2部,发表SCI/EI 收录论文239篇(含本领域顶尖刊物J.MEMS论文8篇)。建立我国首个微系统工程系,编著的《微机械与微细加工技术》被教育部评为最早的研究生MEMS推荐教材;《微机电系统》被列为本领域唯一国家规划教材。培养博士32人,其中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洪堡学者”、IEEE MEMS杰出论文奖、中国机械科学优秀博士论文上银奖银奖、铜奖各1人,入选中组部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和国家优青基金获得者各1人。

 

 

更多资讯,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微信公众号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这是描述信息

电话:010-62796707 010-62772108    传真:010-62796707    地址:清华大学90003楼3301室    邮箱:csmnt@mail.tsinghua.edu.cn
公安机关备案号 11010802025320       京ICP备10047872号-2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