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纳米棒可控刻蚀机制的原位液体TEM研究
- 分类:行业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06-05 15:55
- 访问量:
【概要描述】近日,东南大学孙立涛教授、徐涛副教授和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郑海梅博士等人在Science China Materials上发表研究论文,利用原位液体环境透射电子显微学研究了金纳米棒在不同电子束剂量率条件下的刻蚀行为
金纳米棒可控刻蚀机制的原位液体TEM研究
【概要描述】近日,东南大学孙立涛教授、徐涛副教授和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郑海梅博士等人在Science China Materials上发表研究论文,利用原位液体环境透射电子显微学研究了金纳米棒在不同电子束剂量率条件下的刻蚀行为
- 分类:行业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06-05 15:55
- 访问量:
氧化性刻蚀是可控合成特定结构和性能的纳米材料的一种重要手段。揭示刻蚀机制和刻蚀过程中纳米材料的结构演变至关重要。近日,东南大学孙立涛教授、徐涛副教授和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郑海梅博士等人在Science China Materials上发表研究论文,利用原位液体环境透射电子显微学研究了金纳米棒在不同电子束剂量率条件下的刻蚀行为,情形I,3.5×109 Gy s−1;情形II,1.5×1010 Gy s−1;情形III,4.5×1010 Gy s−1。根据电子束剂量率的不同,纳米棒尖端演变成稳定的低能量晶面(情形I)或逐步演变成椭球形中间态并最终完全溶解(情形II)。更高剂量率下(情形III),金纳米棒的快速刻蚀可能导致在纳米棒周围形成富含Au3+离子的中间态,从而进一步加速横向刻蚀速率并显著增加纳米棒的长径比。
通过定量分析表明,纳米棒的临界尺寸会随着系统偏离平衡的程度而变化,在临界尺寸以下,蚀刻速率会随着纳米棒尺寸的减小而显著增加。这些结果为氧化蚀刻机理提供了新的认识,并为合理设计和合成纳米结构提供了重要指导。
该研究成果最近发表于Science China Materials, 2020, 10.1007/s40843-020-1338-7。
更多资讯,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微信公众号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电话:010-62796707 010-62772108 传真:010-62796707 地址:清华大学90003楼3301室 邮箱:csmnt@mail.tsinghua.edu.cn
公安机关备案号 11010802025320 京ICP备10047872号-2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