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炳森团队与国内外学者合作发现,在镍基八面体间隙位点引入碳原子,并与6个镍原子配位,可有效调控镍的原子间距离和电子结构,提高其在乙炔选择性加氢反应中的选择性和稳定性。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自然—通讯》。
据了解,乙炔选择性加氢反应是石油化工生产过程必不可少的步骤。研究表明,贵金属钯相较于其他金属在该反应中能够表现出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但是贵金属钯昂贵的价格极大提升了生产成本,因此廉价非贵金属催化剂的研制一直是催化工业和科学研究的热点。
张炳森团队致力于乙炔选择性加氢催化剂的结构解析、设计及研制工作。基于在乙炔选择性加氢催化剂的相关研究工作,团队引入锌原子对镍的电子结构和八面体间隙体积进行精确调控,实现乙炔在镍基纳米粒子表面自发吸附、解离并进入形成间隙碳化物 Ni3ZnC0.7结构,同时采用原位X射线衍射、原位同步辐射和透射电子显微等研究手段,对催化剂结构及其演变进行了表征。该工作为高效非贵金属加氢催化剂的设计和制备提供了新思路。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0-17188-3(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20-07-15 第4版 综合)
更多资讯,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微信公众号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电话:010-62796707 010-62772108 传真:010-62796707 地址:清华大学90003楼3301室 邮箱:csmnt@mail.tsinghua.edu.cn
公安机关备案号 11010802025320 京ICP备10047872号-2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北京